首页 资讯 正文

乡村“小戏骨”走向世界“大舞台”

体育正文 300 0

乡村“小戏骨”走向世界“大舞台”

乡村“小戏骨”走向世界“大舞台”

中国教育报(bào)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通讯员 钟兴茂 记者 葛仁鑫)“这些娃儿演得真好!”“好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川剧(chuānjù)了!”“小小年纪(xiǎoxiǎoniánjì)不得了哟!”近日,在四川成都彭州市(péngzhōushì)丹景山镇的一场集会上,彭州市隆丰小学学生表演的川剧经典剧目《滚灯(gǔndēng)》赢得了乡亲们的叫好和掌声。

乡亲们不知道(zhīdào)的是,台上的小演员们不仅实现(shíxiàn)了川剧“下乡”,还实现了川剧“出国”。

“去(qù)年暑假,我们去日本演出了(le)3场,既展示(zhǎnshì)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也体会到不同国家文化的(de)特色。”隆丰小学四年级5班学生张宸洋(zhāngchényáng)说。他是学校“蜀之韵”少儿川剧艺术团《滚灯(gǔndēng)》节目的第四代主演。近年来,该校艺术团不仅去了日本,还去了摩洛哥表演,国内的演出邀请更是数不胜数。“能代表学校把川剧展示给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朋友,我感到特别自豪。”张宸洋说。

隆丰小学学生在校园内表演川剧(chuānjù)。隆丰小学供图

川剧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(guójiājí)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戏剧,而隆(lóng)丰小学,就位于全国“川剧之乡”彭州市隆丰镇。

2012年,成都市提出“学有良教,一校一品”的发展(fāzhǎn)思路和要求。隆丰小学(xiǎoxué)当时和许多农村小学一样,存在缺乏专业(zhuānyè)教师、师资年龄结构老龄化等问题。面对困境,隆丰小学结合隆丰镇全国“川剧之乡”的群众基础,以学校音体美教师为主体(zhǔtǐ),邀请当地川剧传承人做指导,开启了川剧特色教育(jiàoyù)的探索。幸运的是(shì),2013年,川剧表演艺术家、两度梅花奖得主刘芸(liúyún)到彭州开展文艺支教活动,对隆丰小学川剧教育大为赞赏,双方建立起合作关系。

由此,隆丰小学的川剧(chuānjù)特色教育构建起三级师资(shīzī)梯队,既有(yǒu)知名艺术家的指引(zhǐyǐn),又有地方传承人的专业教学,还有学校教师的普及与融合(rónghé),打造出了(le)一个个精品节目,编写了《川剧常识》等校本读物,既实现了部分学生的特长发展,又向全校师生普及推广。老师们还将川剧与学科教学融合,在语文课上赏析川剧唱词、美术课上画川剧脸谱、体育课上跳少儿川剧课间操,开发出从特色走向融合的“蜀韵(yùn)美”川剧校本课程。

如今,隆丰(lóngfēng)小学的川剧不仅受邀到各地演出交流,学校的原创剧目《我(wǒ)是川剧小戏迷》《我们都是传承人》还分别获得2022年和2024年“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(huìcuì)”小梅花优秀集体奖。

“川剧(chuānjù)是学校最亮眼的名片,而这背后是我们十余年的坚持、传承与创新。”隆丰小学校长何明春谈到,学校还将(jiāng)持续探索,以传统文化赋能现代教育,在特色化办学中实现五育融合(rónghé)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(chéngzhǎng)。

作者:钟兴茂 葛仁鑫(gérénxīn)

乡村“小戏骨”走向世界“大舞台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